2025年5月26日上午,校党委召开本学期第七次理论学习中心组(扩大)专题学习会议。学校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汪丽丽主持,学校全体中层副职以上人员及助理、教研室主任、思政教师参加。
会上,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唐忠宝教授作专题讲座,唐教授以“意识形态视角下的课程思政” 为主题,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:一是消除偏见: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;二是深度透视: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;三是人民立场:防范西方宪政民主思潮;四是坚定自信: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。通过系统论述廓清思想迷雾,筑牢新时代意识形态防线。

针对课程思政建设,唐教授提出“大思政课” 理念,强调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,通过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革命文化中的思政元素,构建“盐溶于水” 的育人模式。他特别指出,职业教育需聚焦工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统一,打造具有职教特色的思政资源,同时在教材编写、校企合作中强化意识形态风险研判,防范错误思想侵蚀校园阵地。
学校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汪丽丽结合学校实际,对全体教师提出三点要求:守土有责,构建思政育人新格局,一要提升“政治三力”,在专业教学中主动对标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 目标,将政治判断力、政治领悟力、政治执行力贯穿课堂,守牢意识形态阵地;二要深化融合理念,围绕“德技并修” 目标,开发具有职教特色的思政资源;三要增强斗争本领,在教材选用、学术研究、网络发声等环节保持政治敏锐性,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,做到 “课堂讲授有纪律、公开言论有底线”。

此次讲座为我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清晰的方法论指导,既是一次理论武装的“再充电”,也是一次使命担当的 “再动员”。我校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,推动全体教师把意识形态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,让每一门课程都成为思政教育的载体,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,为培养“心中有信仰、肩上有担当、手中有技能” 的新时代工匠奠定坚实基础。(图/文 冯腾)